關於BURKERT電磁閥維修技術的探討
BURKERT電磁閥通氣時間持續5分鍾壓力降低值不大於2.5Kpa。氣缸式執行機構可用0.7Mpa的氣源壓力,通氣5分鍾,壓力降低值不大於5KPa。如能達到以上要求,彈簧範圍與行程正常,各部分易損件無損傷,可用細紗布砂光推杆後,加沫黃油潤滑保養即可。
BURKERT電磁閥如執行機構膜片漏氣、彈簧斷裂,則應拆解膜頭後更換。拆解膜頭時,應用壓力設備(或較長螺絲杆)緊固上下膜蓋後,再行拆卸膜頭螺栓。待膜頭螺栓全部拆卸完畢後,鬆開壓力設備(較長螺絲杆)的預壓緊,消除彈簧預緊力後,取下上膜蓋,鬆開緊固螺帽,依次取出膜片、彈簧、托盤及各部密封件。將損壞的部件和易損件予以更換後,用壓縮空氣吹掃幹淨各配合部位,不許留有汙物,按拆卸時的反方向順序依次組裝。角行程氣缸執行機構(帶彈簧複位)的拆裝亦要先卸除彈簧預緊力後進行。
BURKERT電磁閥執行機構組裝完畢後(角行程氣缸組裝時要注意齒條和活塞的方向,並加裝潤滑脂),按照5.3.2要求進行各項試驗,合格後進行下一步的組裝。
5.4、閥體部分的檢查和維修
5.4.1、將閥體部分固定在閥門維修緊固架上緊固後,根據閥門的型號和結構按順序拆除上閥蓋螺栓,拆除上閥蓋後,抽出閥芯杆組件。對高溫和低溫等閥杆較長和小流量閥門閥芯下部較長流向導向的,抽取芯杆組件時要特別注意,避免碰彎和拉傷閥杆等人為的故障產生。波紋管芯杆組件分離時,要先觀察其連接方式:是鉚接、螺紋連接、連接後焊接等。根據具體連接方式進行閥杆和閥芯的拆除分離,不準用工具硬性掰離,避免造成波紋管的損傷。
5.4.2、提取籠閥時的閥籠時,利用閥籠上對稱的工藝螺釘或使用專用提取閥籠工裝提取。如閥籠生鏽無法取出時,可先用鬆動劑噴在閥籠的邊緣,或用紫銅棒沿閥籠的端麵外緣輕輕震動,使鬆動劑滲透到生鏽部位鬆動後提出閥籠。不許用榔頭敲、砸閥籠的內外壁,以免閥籠變形。
5.4.3、提取角行程的蝶板和球芯時,有的閥門要予通氣後才能取出。在通氣的操作過程中,一定要用減壓閥控製信號氣源的輸出,避免因氣源的不穩定造成操作人員的手部傷害(如被擠壓、切斷)。操作人員一定要富有檢修經驗,且操作時要穩、準、快,避免因不熟練人員操作而造成人員傷害事故的產生。
BURKERT電磁閥閥蓋的閥杆組件抽取完畢後,要將閥蓋填料箱內的填料全部剔除幹淨。因使用時間較長而造成填料的幹燥和板結,維修閥門填料箱取出的填料不允許再次利用。用紗布將填料箱內打磨幹淨,包括填料油套、上下墊片、彈簧等要清理幹淨。
5.4.5、用閥座專用扳手取出閥座(不允許用榔頭、鐵鏨等打擊取出)。包括撓曲閥和V型球閥的閥座亦需要用專用閥座扳手取出,同樣不許硬性打擊,避免造成閥座的變形和損傷以致無法修複。
5.4.6、閥體內部芯件全部依次取出後,將閥體內部壓緊變形的各種墊片剔除幹淨。
5.5、部件的清洗和注意事項
5.5.1、調節閥整體拆解後,要對各種零部件進行除鏽、清洗,目的是為了發現各部零部件的損傷和變形和裝配時的清潔。調節閥零部件的清洗時,要按照不同種類進行分類清洗,特別是光潔度和精度要求較高的零部件要單件清洗,避免混雜清洗時造成磕碰、傷痕。
BURKERT電磁閥指其在現場管線上進行正常的小修維護。
即:更換填料、更換附件接頭、管路、潤滑部氣動單座調節閥位加注潤滑脂、更換膜片、彈簧、密封件等。
2、中修
指其在調節閥不下線的情況下進行拆裝執行機構、閥體端蓋、更換填料、閥體密封墊、拆裝閥杆、芯、座、籠等,進行的研磨、組裝等。相對於角行程閥門的維修則不在此列。
3、大修
指其調節閥拆除法蘭螺栓,整體下線進行全麵解體維修、調試、壓力試驗的過程。
BURKERT電磁閥(現場)檢修步驟:
1、(現場)檢修前的準備工作
1.1、接受檢修的安全教育,熟知檢修的各種安全規章製度、安全交底記錄,嚴格遵守作業票製度,無現場施工作業票不得施工作業。特種作業須持“特種作業許可證",嚴格禁止無證作業。
1.2、進入現場作業前,要對現場作業環境和作業對象進行危害分析;製定檢修現場安全措施、各種事故隱患應對預案和施工作業人員的作業安排等。
1.3、檢修人員的數量及各種勞保防護用品防護穿戴,登高2米及以上必須佩帶安全帶。
1.4、檢修工具的準備及檢查(所需現場使用的工具要檢查其適用性、安全性。使用倒鏈、吊帶的要負重試驗檢查其合格後方可帶到現場使用)。
2、 標定調節閥在現場管線上的位置
2.1、按照作業票規定的閥門位號,同儀表、工藝人員落實閥門管線介質是否置換、排放,並打開閥門前的導零閥,進行殘液、餘氣的全部排放幹淨。排放時要用容器接盛,嚴禁就地排放造成汙染。
2.2、下線前必須注意閥門在管線上的位置,用記號筆或敲擊記號標明閥體與管道的介質流向的明確標記。
2.3、對於複雜的調節閥和附件連接要畫出外形示意簡圖和明確標記,為調節閥的複位創造一個的條件。
3、BURKERT電磁閥的下線
3.1、BURKERT電磁閥閥門內介質是否置換幹淨和是否排空。如未置換和降空介質壓力,施工人員有權拒絕施工作業。參與下線施工的作業人員要嚴格按照規範穿戴工作服、工作鞋、戴安全帽、防護眼鏡、防護手套等勞動保護用品。作業現場要嚴格遵守“三不傷害"原則:“不傷害自己,不傷害他人,不被他人傷害"。
3.2、下線前可有針對性的了解該閥門的故障信息,為的是在下線維修時有針對性的處理,提高工作效率。
3.3、按照從上到下的拆解方式進行拆卸。即:先拆卸連接管線、連接電路、定位器、及其他附件等。並對氣源接頭、電線接線端子用絕緣膠布進行的包裹。
3.4、拆卸法蘭螺栓時,按照從下到上、從外到內的順序拆卸。作業人員不要正麵對拆卸的法蘭縫,拆鬆法蘭下部和對麵的螺栓後要用撬棍把法蘭撬開縫隙,確認管道或閥門內是否尚存餘氣、餘壓。如有,則卸淨後方可繼續拆卸正麵的螺栓,以免傷人事故的發生。